【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访2024年优秀考研学子 (二)
【日期:2024年06月20日】 【单位:党委宣传部】 【作者:新媒体中心记者团】

心之所向 筑梦前行

——访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徐杰

个人简介:

徐杰,男,汉族,共青团员,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0级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校级二等奖两次,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事迹:

身处学海,以苦作舟,追寻学识之光。曾经大学生活的困苦也一度让他跌入谷底,但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他逐步走出谷底,继续书写青春的成功之诗。

当被问到研究生院校及所学专业,徐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积极攻读的研究生院校——安徽大学。而他将进入的专业则是涵盖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热门学科——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与成长之旅。其次,谈到备考期间的时间安排,徐杰强调平日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等。他表示,备考期间需要注重规划和管理时间,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同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至关重要。

当被问到有什么寄语和学弟学妹们讲述时,徐杰建议同学们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要专心致志,不要被外界打扰;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进步。徐杰说面对备考过程中的挫折和挑战要做到“泰然自若,自立自源”。在面临备考压力时,徐杰通过调整自己内心,追求内心的平静。在遇到难题时,他独立思考的同时又与同学们积极交流探讨,共享学习经验。

谈到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徐杰充满期待。他表示,将会努力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同时,他也对自己在学术领域上有着明确的规划,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和突破。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且行知。新一轮考研已然拉开序幕,又会有许多安科学子奔赴考研的战场。这个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也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人。前路浩荡,尽可期待。愿每一位平凡的考研人在全力以赴之后,都能满载而归,所愿皆所得。

学生记者:李子恒 马国庆

摄影记者:林俊杰 徐悦

 

回头看 轻舟已过万重山

——访动物科学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陈宣瑶

个人简介:

陈宣瑶,女,汉族,中共党员,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20级学生。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思政委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曾获第八届“互联网+”银奖、十二届三创挑战赛三等奖、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实践先进个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等奖,曾获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畜禽遗传育种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如果把考研比作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站点,那么抵达站点要经历千锤百炼、淬火成钢的艰辛。谈及考研初衷,陈宣瑶坦言,自己决定选择考研这条路是因为对动物科学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并做出贡献。中国农业大学在畜牧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具备卓越的条件,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个优质的学术环境,接触到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优秀的师生交流互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陈宣瑶坚信,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一定可以掌握这个领域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科前三年的扎实学习为后续备考奠定了基础,谈及考研经验,陈宣瑶说:“在确定考研目标后,我详细了解了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考试科目、历年录取情况等信息,以便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分数线。同时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了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为此,我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分配、每个科目的复习进度、每周的模拟考试安排等。同时,我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查漏补缺,通过做模拟题、真题等方式,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地进行加强。我也会及时关注考研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最后,在备考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有条不紊的计划与准备使陈宣瑶在考研路途中脱颖而出。

针对不同科目的学习,陈宣瑶说,“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搭建好背诵的框架,利用好知识网络图;培养解题思路,注重培养解题思路和掌握解题技巧,多做例题和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模拟考试,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检验复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在政治上,重视选择题,选择题是拉开差距的重要部分,建议通过刷题来加深印象,学习做题技巧。学会分阶段复习,10月份,通读考纲,做对应章节练习,使用肖秀荣整套书籍;11月份,多刷题,看核心考点,注意错在哪里,熟悉下正确错误选项;12月份,考前冲刺,猛背猛记,看答题思路,梳理背诵重点内容。” 陈宣瑶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只为正在备战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更加有计划性,让母校的同学都可以实现心中的梦想。

考研,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备考过程中,总有枯燥,总觉辛苦,考研复习中后期更感郁闷,更显着急。当谈及考研过程中的压力时,陈宣瑶笑着表示,考研期间多少都会有些焦虑,自己缓解的办法是多与同学聊聊天,感到疲惫时多出去走走,伸伸腰,临窗远眺,做做深呼吸,听听歌。陈宣瑶还说“不要觉得某一天状态不好就影响自我心态,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之努力,就会倍感舒畅。”

作为考研的过来人,陈宣瑶深知其中的艰辛,以及需要的努力与毅力。她希望有考研想法的学弟学妹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心态放平,先生活,后考研。不戚戚于过程,不汲汲于结果,求的是问心无愧,不负韶华。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陈宣瑶希望自己未来在学业上步步高升,与导师同学和谐相处。深入研究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为动物科学领域做出贡献。

没有到不了的彼岸,没有行不至的远方,只有能够掌握风帆,在海上一路激流勇进的人,定能够成功上岸。我们共同期待陈宣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高歌猛进、再创辉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学生记者:张梦云 张馨语

摄影记者:宣智文 陶虹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访管理学院优秀考研学子赵骏

人物简介:

赵骏,男,汉族,共青团员,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20年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物流设计大赛校等奖、校 ERP 大赛一等奖、年获“优秀班干部”称号1次。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执念,一份对梦想的坚守和追求。正如赵骏所言,他的考研之旅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那份对目标院校的深切执念,成为了他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从大二开始,赵骏便开始了每天背单词的刻苦学习,日复一日的积累,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更是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精神。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毅力的行为,是他对知识渴望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对未来憧憬的实际行动。赵骏的考研之路,是由一步步扎实的脚印铺就的。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执念和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难的是面对自己在阶段性学习之后错题过多的挫折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准备考研这样重要考试时,经常会面临错题过多、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一开始,面对接二连三的错题,赵骏也会感到气馁和挫败,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条路。但是,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他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且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一次的失败都成为了他前行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赵骏对未来的规划清晰而坚定:“我的想法就是先硕士顺利毕业,然后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打拼。”他知道,考上研究生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起点,真正的挑战和机遇都在等待他去探索和征服。他对未来充满期待,但也清楚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标。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把心底炽热的火焰丢弃到黑暗角落的人,而赵骏没有,他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热情,从未动摇。“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妄自菲薄,在考研的过程中能够坚定目标,勇敢追求,”他说有些你认为很难达成的目标,只要坚持走下去往往根本没有那么难。

学生记者:翟羽杰 杜延焜

摄影记者:陈家强

 

勿念前路艰难 只顾砥砺前行

——访机械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戴泽林

个人简介:

戴泽林,男,汉族,中共党员,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20级学生。曾获校二等奖学金,校青年志愿者、院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在部队期间荣获“四有优秀士兵”荣誉称号。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大学悠悠时光里,戴泽林将这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考研怀揣着坚如磐石的信念与锲而不舍的追求,勤奋学习已然成为他生活中最为鲜亮的色彩,恰是源于他这般的努力,方使他于考研之途中不断突破自我,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无奋斗,何言青春?作为朝气蓬勃、正处风华正茂的青年,戴泽林紧紧抓住“士兵计划”这一难能可贵的契机,全面冲破自我的极限藩篱,为未来更好的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备考期间,戴泽林与其他考研奋斗者一样面临早起的困扰、玩手机的冲动等难题。他通过多设闹钟、学习时不带手机或直接关机等举措予以应对,还特意多创建个QQ号来接收班级信息以防信息闭塞。他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踏入图书馆开灯,亦是最后一个关灯离开的人。面对考研的巨大压力,他时常通过与朋友打球的方式来缓解,而后迅速投入学习。他深切领悟到努力和勤奋在考研中的重要作用,唯有大量投入时间方可圆考研之梦。

展望未来,戴泽林满心期待在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涯里,能全方位地雕琢自我,深度汲取足球即时比分的专业知识,认真撰写并发表足球即时比分专业论文,更积极地投身到实践中去学习。

戴泽林寄语学弟学妹们:“请务必放下手中的手机,果断迈入图书馆的大门,去成为第一个开启灯光的引路人以及最后一个关闭灯光的坚守者。唯有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地不懈努力,才能够成功采撷那胜利的果实。让自己尽可能地降低懊悔滋生的几率,最大限度地增添成功所带来的欣悦。”

戴泽林凭借着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向众人鲜明有力地证实:努力永远不会被时光所辜负,努力自始至终都是通往璀璨美好未来的坚固阶梯,只要沿着它不断攀登,终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记者:桂雨梦 阮春雪

摄影记者:邓超文 杨新润

 

以我之力 追我所愿

——访人文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姚欣雨

个人简介:

姚欣雨,女,汉族,共青团员,人文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学生。曾担任新媒体中心图片社外宣部部长,获新媒体中心先进个人奖项。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南大学法律(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事迹: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一切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水到渠成。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吃的苦,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石与铺垫。大学入学前,姚欣雨便有了考研的想法,到大三开始她更加深入地了解考研信息,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

谈到备考经验,姚欣雨大方分享道:“在前期准备时我们要明确目标,确定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了解考试要求、招生人数等信息;根据专业合理选择是学硕还是专硕,确定好后便可以进一步开始收集资料,包括教材、真题、辅导资料等。在准备阶段,制定学习规划,对于公共课和专业课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科目都能得到充分复习。”充足且有计划的准备让姚欣雨的考研之路不再迷茫。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在备考期间实现高效高质的学习尤为关键。姚欣雨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来平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她说:“我的时间管理方法在于计划与记录,首先制定一个上岸计划,按照月份划分不同科目的学习阶段;其次是每月规划,在月初安排好本月的英语、政治与专业课进度,方便后期复盘;最后是每日记录,用小本子把每天学习的时间点都写下来,然后晚上回顾一下这一天做了什么,把不足之处记录下来。”

在得知被中南大学成功录取时,姚欣雨说觉得自己很幸运。其实在复试阶段的面试阶段看到复试签到名单自己名字在最后一页,心情是失落的,因为这个名单是按本科院校层次来排的。但是当复试结束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总成绩跃升至第四!姚欣雨说:“人生就要搏一搏,多出去看看总归是好的。”《长安的荔枝》中有这样一句话:“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句话一直鼓舞着姚欣雨坚持到最后。

在谈及送给学弟学妹的寄语时,姚欣雨坚定地说:“璀璨的人生刚刚开始,祝愿大家都可以在这段最纯粹的日子里奋勇向前,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段温情的寄语将会激励着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奋勇拼搏,不断进取,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总有一场花海是因你盛开,你那远方的梦想在肆意澎湃,足球即时比分你所有的期待在努力过后也都会如约到来!姚欣雨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青春正当时,历经每一个披星戴月的夜晚,我们终将满载而归!

学生记者:张雅婧 吴永琴

摄影记者:郝拯

 

考研路上的追梦人 奋斗与坚持成就未来

——访建筑学院优秀考研学子王国涛

个人简介:

王国涛,男,汉族,中共党员,建筑学院土木工程2020级学生,曾多次荣获校三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宁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事迹:

“考研是一件需要决心和毅力的事情,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轻言放弃。”王国涛如是说。他告诉我们,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自己曾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只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难关。

在择校方面,王国涛认为一志愿学校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较高的追求,才能够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激励自己不断向前的意志。足够的自信和适当的压力,能够带给我们更高的学习效率,王国涛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没有好高骛远,他认为考研备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考生在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王国涛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在专业知识方面,王国涛注重拓宽知识面,深入理解知识点。他告诉我们,建筑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复习专业知识,使自己在考试中能够从容应对。

在外语水平方面,王国涛加强了词汇量、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他每天坚持背诵单词、阅读英文文章,并积极参加各种英语角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听力。在不断的努力下,他的外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逻辑思维方面,王国涛注重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告诉我们,考研考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他经常参加一些逻辑思维训练课程,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王国涛对此并没有感到泄气。他通过音乐放松自己,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反复钻研、联系课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他的坚持和努力,王国涛终于走进了考研考场。他告诉我们,虽然考试过程中难免会感到紧张,但只要保持沉着冷静,发挥出真实水平,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考试过程中,王国涛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他在考场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赢得了考官的一致好评。

王国涛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考研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我们祝愿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考研学子能够从王国涛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生记者:王坤 徐可

摄影记者:徐悦

 

心有繁星 沐光而行

——访食品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王琴

个人简介:

王琴,女,汉族,中共党员,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学生,曾获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两次、校优秀志愿者、食品工程学院六星学子、凤阳县优秀志愿者两次等奖项。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事迹: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考研时,王琴袒露了自己的初衷:“在上课时候老师会谈到自己在读研时的幸福时光,我便悄悄在心里埋下了未来考研的种子。在大二期间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大赛,这次比赛经历加深了我对科研的兴趣,在这两方面的加持下越发想继续深造,想要去探寻未知的世界”。

谈及备考过程中难忘的经历,王琴表示在考研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天气非常寒冷,每天都在楼道里面背书,几度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每每想到如果考上了自己一直期待的院校,就又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继续奋斗。备考过程虽然很困倦疲惫,但王琴总能够用最适合的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王琴说,她会在音乐中让自己放松,与寝室好友们纵情高歌,将备考中所有的心酸,难过,崩溃统统忘掉,放松之后再次投入到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的学习中。

王琴希望在今后求学的路途中,能够遇到良师益友,与其他学子一起共同进步。王琴说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遇到一位如知己般的老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漫漫求学路中成为彼此的灯塔,将会感到幸福。谈及此,王琴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学习路途的憧憬,也是对于科研学术知识的渴望与热爱。在面对考研的困难时,王琴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经历过考研,王琴最大的感受就是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自律和有毅力,改掉了拖延症,这些都是属于王琴自己的宝贵财富。

王琴寄语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对于即将走上考研之路的学弟学妹,你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学习,不要轻言放弃。”王琴认为,考研不仅是一次学术的挑战、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是一场对自我的突破、对初心的坚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可是良好的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有所成就,达到胜利的彼岸。

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会经历奋斗与激情、迷茫与彷徨、欢笑和泪水,而这些在漫漫人生路途中都将成为我们无法磨灭的记忆。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祝愿每一位安科追梦人奋勇当先,不断向前!

学生记者:李博 罗诗淇

摄影记者:刘美玲 吕思琪

 

一战成硕 功不唐捐

——访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考研学子程梓昊

个人简历:

程梓昊,男,汉族,共青团员,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0级学生。曾获校三等奖学金1次,获评校“优秀共青团员”;荣获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三等奖。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河海大学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踏上“研”途,不胜不归。只有在无数次日以继夜地奋战后,才会有考场中坚定不移的落笔底气和阳光下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程梓昊最初的目标院校并不是河海大学,但在九月份招生简章发布的时候,程梓昊发现河海大学成立了一个新的专业,他便意识到了这将会是一个突破自我、破茧成蝶的机会,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程梓昊毅然决定更换目标院校。也正是这一决定,改变了程梓昊未来的发展道路。程梓昊笑着说:“选择在考研中同样重要,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为什么要考研?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程梓昊说:“我的想法从未改变。在大一时,我就已经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内心坚定不移地奔向这条路。”正是程梓昊这份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明确性,才能使他成功走到终点。考研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精神的较量,没有始终如一的信念,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考研之路同样如此,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谈及一路走来的最大收获时,程梓昊表示自己在这一年中,学会了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去。程梓昊调侃到,在备战考研的这一年里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成就也成全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此外,程梓昊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备考的经验。首先要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研之路困难重重,只有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才能通向梦的彼岸。其次,要科学安排时间并制定学习计划。在制定备考的时间表后应该严格遵循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最后,不一定非要每天埋头苦学,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放松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也许现在做的事情,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忘记,树成长之前也要扎根,也要在漫长的时光中汲取养分。从春天开始编织的梦,在凛冬终会盛开。所以,乾坤未定,不要急着否决自己。才走了一小半的人生,要相信自己,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待到回头再看,你会发现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惟有坚持努力,才有赢的可能。那些你暗自努力的时光,终会照亮你前行的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考研路上,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你笔耕不辍,收获满满;期待你破茧成蝶,展翅高飞!”这是程梓昊送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祝愿程梓昊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中继续绽放光芒,书写人生绚丽的华章。

学生记者:宣颖 欧阳孔佳

摄影记者:张丽 韩振慈

(特约通讯员:王涛 审核:胡文靖 编辑:陈晋)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